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紀念酒種類繁多,早年重在討好長官

戰地政務期間,中興或是馬祖酒廠,不斷出品紀念酒,市場反應不是很好,庫存不斷增加,但是為何還要出產呢?主要目的在討好長官歡心。 中華民國元旦、國慶、台灣光復節,故總統蔣中正就職、生日,蔣經國總統就任以及重要節慶等,都會出品紀念酒,而且年年如此。而紀念酒瓶選擇,並非專業人士,長官認可就好,甚至印製反共標語。69年蔣緯國任聯勤總司令時來馬,曾到酒廠參觀,認為在紀念酒瓶上印製標語很不恰當,紀念酒從此不再出現不當文字了。 每批紀念酒出廠後,首先分送台灣軍政高級長官,像是總統就職酒,總統府必然贈送,國防部和相關部會,也少不了,剩餘的紀念酒在地方銷售。或許因為紀念酒缺乏創意,市場缺乏吸引力,業績不好,造成存貨量上升,最後酒廠用來裝飾門面,過去在酒廠圍牆上,可以看見排列整齊的紀念酒瓶。 戰地政務終止後,酒廠依然出產紀念性酒類,例如蔡英文總統以及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等,這是行銷策略和市場需要,不是討好長官,同樣是紀念酒,出發點大不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貢獻者
  • 時間迄
    2018
  • 時間起
    19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