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那個年代沐浴是奢侈

現代人沐浴稀鬆平常, 時光倒退到50年代,馬祖軍民洗澡可是奢侈,能夠洗個澡則是難得又快樂的事。 兩個原因造成洗澡不易:一,水源困難。當時沒有自來水,軍民全部使用井水,部隊官兵每天分到一盆水,洗臉、洗腳後還要拿來澆樹,民間家庭用水更為困難,洗澡也就免了。二,家庭少有浴室設置,人們多用大盆子洗澡,很不方便,假如房屋簡陋,還會「春光外洩」,洗澡能免則免。 由於軍民洗澡不易,直接提供商人經營澡堂機會。那時候各個村莊都有澡堂設置,業者自己開鑿水井,水源不愁,每逢假日客源不斷,甚至排隊等候。「老板娘,請多放一點水」阿兵哥洗完澡後,順便把衣服也洗了,所以需要較多水量。 一些老年人,一年難得洗澡兩三次,過年一定要洗澡,迎接新年,討個吉利,年青人身體健壯,井邊成為最佳淋浴場地,也不在乎他人異樣眼光,快活就好。 現代人很難想像過去沐浴情況,這是環境因素,重要的是,現在社會進步,軍民能夠享受現代沐浴設備,值得珍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5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