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裡城,苗栗老地名,位在苑裡鎮房裡里,即今「房裡古城」。為咸豐5(1855)年,房裡街的仕紳考量房裡街生意好導致常有搶劫,遂倡議捐款籌建「房裡土城堡」,簡稱「房裡城」。
房裡街在早期有土地公港與鹽館,且染布業、搾油業、藺草等產業興盛,於是在咸豐5(1855)年,仕紳為了保護商家而倡建房裡城。初建時以土石堆砌約兩公尺,設東南西北四門,除南門因為與房裡庄相連沒有鑿溝,其餘三門都有壕溝相通。當時城牆外與壕溝內種滿了刺竹。同治元(1862)年,彰化戴萬生之亂,匪犯沿途劫掠,仕紳為了安全起見,再次增高城堡、修補竹圍、加深溝道、溝底密排釘桶,使城池更加穩固。光緒2(1876)年時,苑裡街與房裡城爆發大規模的漳泉械鬥,導致房裡城內遭大火嚴重毀損,之後許多士紳富商搬離房裡街,房裡城因而衰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