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貓裏

貓裏,苗栗舊地名,今苗栗市,位在苗栗縣西半部核心部分,為今「苗栗」之由來。

漢人入墾後龍溪流域以前,該地原本是道卡斯族巴麗社,或稱麻裡社(原意是平原)的居住地。在乾隆初年,廣東客籍墾民依照巴麗之音喚該地為「貓里」、「貓裡」、「貓貍」或「貓裏」。乾隆29(1764)年《續修台灣府志》,將道卡斯族社稱為「貓裏」,移墾庄名為「貓裡」、「貓貍」、「貓狸」、「貓里」,後來逐漸將兩者混合使用。苗栗市自乾隆末年墾民大量拓墾而形成一街六庄,包含貓裡街、內麻庄、維祥庄、中興庄、嘉盛庄、大田庄、西山庄,以前習慣稱苗栗為「六庄」。光緒15(1889)年,苗栗設縣時,改稱「苗栗」。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