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5.10.30戰地政務初期,民眾常改年齡

年齡為什麼要改?這個問題很有趣,40年代現實環境因素,的確有不少民眾改了年齡,探討原因,其一婚姻、其二逃避徵召。 在婚姻方面,地區早婚很正常,許多家庭希望早早迎娶媳婦,可以做家事,也有家裡有童養媳的,反正都在一起,不如結婚了事,免得夜長夢多發生變化。戰地政務實施之後,政府為了導正風俗,規定男人十八歲、女子十六歲才能結婚,此時要想提早結婚的 民眾,就得在年齡上動腦筋,當時戶政管理鬆散,找點關係就可以把年齡改了,這種案例很多。 在徵召方面,國軍進駐後,各種徵召謠言滿天飛,徵兵也好、訓練也罷,都和年齡有關,民眾信以為真,為了避免被徵召,設法改了年齡。至於改大或改小,則以情況而定,後來發現沒有徵召這回事,卻改不回來了。 改變年齡是自己的事,無可厚非,可是往後如果從事軍公教人員或是勞工朋友,退休年資計算就有困擾,權益受損者大有人在。戰地政務初期特殊事情很多,改年齡就見怪不怪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