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軍車改為交通車,提供軍民交通服務

49年4月9日南竿島內交通有了重大突破,幾輛大卡車經過整頓後成為交通車,是日正式營運,從介壽村到四維村,每個小時對開一班,提供軍民行的便利。民眾第一次坐交通車,儘管是軍車改裝,依然很興奮,地方各界給予好評。 大卡車如何改裝?其實很簡單,只是在大卡車中間增加一張長條椅,另外車尾增設鐵梯,方便乘客上下,軍車外觀沒有兩樣,且由地方政府經營,民眾購票上車,軍警則是免費。 在國軍進駐之前,馬祖沒有車輛,老百姓前往各村莊都是徒步,搬運物品也是如此,費時又辛苦。軍方帶來大小不同汽車,經由申請或人際關係,軍車適時支援,尤其是商人進貨,必須從澳口運到商家,全賴軍方幫忙。 當時南竿地區道路品質不好,軍車性能欠佳,曾在福澳、八角亭發生兩次重大車禍,多名軍民傷亡,由於軍車涉及層面廣,後來就不了了之。不久這種交通車又推廣到北竿,很受軍民歡迎。60年7月連江縣設立公車處,一批全新公車上路,駕駛由地方青年擔任,每車配有車掌小姐,都是一時之選,軍民乘坐公車成為一種享受。 在資源有限的年代,軍車改裝為交通車,提供民眾行的便利,切合需要,算是戰地政務一項重要政績。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6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