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地政務制度下的公教人員特別任用

戰地政務期間所推動的政策,有些因為背離民意引起話題,可是有關公教人員特別任用政策,卻能迎合地方特性,受到各界歡迎。 戰地政務可以制訂單行法令,行使於轄區之內。53年8月29日辦理老師檢定考試,共有42位教員參加,考試及格就能取得法定資格,以提高老師素質,安定工作職位,意義深遠。 50年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缺乏,許多軍官支援擔任義教,專業受到考驗,政委會辦理老師檢定考試,能夠吸引更多青年加入教育行列,如此可以逐年減少軍方義教的依賴。 至於公務員特別任用。通常在機關工作的民眾,如果表現良好,而且得到長官賞識,獲得升遷機會,先是充當雇員,再任辦事員,一級一級往上升,不過這種職務沒有法定資格,只能在地區任用,被指為「黑官」,他們在年終只是考成,沒有考績。於是政委會敦請銓敘部舉辦公務人員銓定考試,考取者就是合格公務員,享受公務員所有權利和福利。 戰地政務推動公教人員特別任用,有其時代背景與需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6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