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本諾公司 提供
筷籠又稱為「筷筒」,日治時期依臺語音寫成箸弄。筷籠就是放置吃飯用筷子的容器,底部有數孔以排水、透氣。筷籠形式大致有壁掛式、直立式和掛立兩用式,壁掛式通常掛在櫥櫃側壁、餐廳牆上,通常為半圓筒或長方形,直立式通常放在餐桌上,常呈圓筒狀,掛立兩用式則兼具兩種用途,左邊4件即為壁掛式,右邊則在直立式造型加吊掛孔而成為兩用式。
臺灣陶筷籠在清朝及日治初期留存至今的多為壁掛式長方形,紅陶胎,施加低溫釉,正面及兩側常見壓印紋樣或鏤空裝飾,其製法為土片壓模製作,直筒狀則為拉坯製作。
此五件為鶯歌產品,石膏模注漿成形,手工彩繪後施加透明釉燒製而成。雖然筷籠屬於賣給平常百姓的產品,較講究實用與平價,但在各窯場競爭的結果下,裝飾紋樣多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