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生活的圓環
進入光復新村,會經過一棵大榕樹的圓環,曾經圓環到處都有,現在隨著現代交通發展,逐漸稀少,圓環也成了生活上懷舊的一部份。圓環也稱圓環或環形交通,是交通節點的一種特殊形式,屬於平面道路交叉。
圓環出現在都市道路的規劃上,剛開始是要改善交通的想法。車輛剛發明時,如果在道路交叉口的地方如果沒有適當的管理措施,不同方向車流必然糾結在一起,哪時候交通標誌紅綠燈尚沒有普及,所以有人就想出以圓環設置在交叉口的方式來管理車流,這樣車輛動線不管任何方向出來的車子,一出路口就得隨同一個方向繞圓環,最多一圈,都會到達自己想要行進的車道。
圓環由環形車道和一個中心島組成,這種設置使得任何一個方向而來的交通流量進入圓環後,均需以圓環的中心圈以單一方向旋轉行駛,直至轉向所需的行駛方向而離開,因為它不需要信號燈、減少了交通衝突點。這樣看起來不錯,但是圓環卻成了稀少的交通設施呢?原因在於,車輛少的時代,圓環很好用,但是現在車輛眾多,一旦尖峰時間,有的要出來、有的要進去、有的要轉彎、有的要直走;一遇到圓環就必然要減速通過,不符合現代快速行車的要求,所以圓環就越來越少,但是光復新村因為空村許久,車流量相對較少,這樣這個懷舊的圓環就被保留下來,到光復新村來,經過圓環,轉圈圈的過程中,停下來注視這個少見圍繞著大樹的圓環,體驗早期的懷舊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