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鐵板舊市場的沒落

依據民國66年(1977)10月9日《馬祖日報》:「······多少年來,仁愛村菜市場的早市,都是車水馬龍,人潮如過江之鯽,一片熱鬧氣氛。無奈好景不常,從今年開春之後,市場即每況愈下,一蹶不振,不但顧客稀少,門可羅雀,就連菜販亦紛紛他去,轉往山隴菜市場趕早市。仁愛村長馮能砥在輿情的要求下,祇有邀請菜販播代表集會研討,希望能夠集思廣益,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恢復這個市場熱鬧的舊觀。仁愛村菜市場的不景氣,因素固然很多,如果客觀的說一句,完全種因於菜販罔顧商業道德,既不能平價交易,又不能做到貨真價實,甚至還有短斤少兩的現象,無法徵信於顧客,於是每的的顧客也就一天天的遞減了,尤其是駐軍部隊前往採購的官兵更少······」公務機關與軍隊的入駐可以說影響著鐵板(現仁愛村)的市街樣貌與產業發展,本以漁業為生的鐵板漸而轉為發展商業,服務村中的公務人員與阿兵哥,但隨著1978年縣政府遷往山隴,衝擊了鐵板的村落發展。由報導可知,鐵板市場的沒落,使得當地居民憂心忡忡,顧客都轉移到山隴菜市場,就連當地駐軍也轉往山隴採購,故影響了1978年時鐵板居民群起爭取改建現代化市場一事。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仁愛村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仁愛村菜市場每況愈下 菜販代表謀求改善之道(1977)。馬祖日報,第二版(10月9日)。
  • 地點-緯度
    26.1450617
  • 地點-經度
    119.9263488
  • 時間起
    197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