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板境天后宮作為鐵板臨時醫療站

依據民國59年(1970)3月23日《馬祖日報》報導:「極受到各村居民熱烈歡迎的連江縣鄉村(服務隊)實施各項熱忱的服務工作,昨犧牲了星期例假,繼續在仁愛村實施各項熱忱的服務工作,今將移師梅石村繼續服務。該隊在仁愛村除了設置播音站,及共匪暴行實錄圖片展覽之外,最受歡迎的就是醫療服務。在臨時設置於天后宮的醫療站內,排滿了等候診療的村民們,使得護士曹美金忙得個不可開交,整日站在藥櫃邊上,親切的為村民們調配藥品。」金板境天后宮在村落的社會功能,向來有不同於宗教信仰的角色,例如在1950年代曾作為仁愛國小一二年級的教室;1960年代作為手工訓練班及臨時醫療站,到了1970年代則被用於家政縫紉訓練班的場所。由此可看出村落中廟宇是作為居民生活的場域,為一種融入生活且具有「公眾性」的場所,打破廟宇空間原先神聖不可褻瀆的界線。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仁愛村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加強保健衛生工作 衛生大隊 舉辦講習(1970)。馬祖日報,第二版(3月23日)。
  • 地點-緯度
    26.1450617
  • 地點-經度
    119.9263488
  • 時間起
    197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