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鐵板市街上的撞球間

依據民國57年(1968)2月19日《馬祖日報》:「······據記者非正式統計,撞球店在鐵板,是南竿鄉最多的一個村子,大約近三十,所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每家撞球店都被擠得水泄不通,這些去打撞球的,大部份是為打撞而去打撞球的,只有一小部份,其目的就“醉翁之意不在球了”,據幾位撞球店的老闆說,生意最好的撞球店,一個月有千餘元的收入,稍差的一月也有幾百元的收入,這不能不說是個好行業!······」因著1959年縣政府遷入,以及駐軍在此的阿兵哥,為鐵板(現仁愛村)當地提供大量的市場需求,同時帶動商業發展,尤其是撞球店(當地人也稱彈子房)更是多達三十多間。公務機關與軍隊的入駐可以說影響著鐵板聚落的市街樣貌與產業發展,本以漁業為生的鐵板漸而轉為發展商業,服務村中的公務人員與阿兵哥,不過隨著1978年縣政府遷往山隴與駐軍的減少,使得繁榮的鐵板漸漸沒落。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仁愛村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鐵板市聲(1968)。馬祖日報,第二版(2月19日)。
  • 地點-緯度
    26.1450617
  • 地點-經度
    119.9263488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