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Carte exacte de toutes le provinces, villes, bourgs, villages et rivieres du paste et puissant empire de la Chine..

《在中華帝國所經歷省、城、村、運河的精確記錄(Carte exacte de toutes le provinces, villes, bourgs, villages et rivieres du paste et puissant empire de la Chine)》本圖主要是以耶穌會士衛匡國(Martino Martini)《中華帝國新描述(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圖為底圖,描述荷蘭貢使Nieuhoff於1665年由廣州沿著內河到北京進貢的路經的地區。由於當時得測繪知識增長,已經將長城正確的緊貼北緯四十度線,朝鮮半島不再被拉長扭曲。主要是對於朝鮮半島的位置描繪的較為準確,而所謂中韓之間的「南京灣」海峽也因此消失。內陸部分,整個圖仍受到明代《廣輿圖》的影響,而以帶狀來繪出戈壁沙漠。過去用以指稱河北的「京師」此圖已用「北直隸」來指稱。東南的沿海島嶼比例仍然較為誇張,如舟山島。長江口部分也以誇張的畫法來表達。台灣及台灣東北諸島,南部與菲律賓連接的各海島比例顯然都較為誇大。標題處畫了幾位中國的百姓,依穿著來看,應是明代時期的裝扮。本圖製圖者Van der Aa為荷蘭萊登人,九歲時在書店任學徒,二十三歲便建立出版社。此後便大量出版地圖。在圖標示之處,則繪製出荷蘭貢使一路到北京上貢的想像圖。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Pieter van der Aa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726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
  • 相關地點
    LEIDEN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