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Chine

《中國帝國(Royaume de la Chine)》圖,整幅圖承接L. Georgio的繪圖法,受明代《古今形勝之圖》的影響,但將日本的位置由韓國的下方北移到右側。但從緯度看來,日本的位置較為接近真實。故中國的位置才因為套圖的關係,錯誤的偏北(北京應位於北緯四十度)。由於朝鮮半島位置過於拉長,中韓之間的海域便被標示為「南京灣」(此為《古今形勝之圖》所無。其標示出經度,但因當時本初子午線位於大西洋中,故標示約向東偏移約二十度。雖然中國北方諸省誤繪偏北,長城外卻標示出女真(Niuche)。台灣顏色與中國不同,顯示其政治上與中國並非同屬。右邊圖記文字為:北港或福爾摩沙島(I. Pakan ou Formoso)。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仍然在台灣本島上的地名:熱蘭遮城(Zelande)標示於臺灣島之側的陸連島。但魍港(Vanka)標示在熱蘭遮城之南部稍有錯誤。本圖並將南京(Nanquin)標示為長江口的一個大都市,而廣西桂林(Quanci Queilin)則標示有王冠,似暗示中國內部明清的朝代更迭。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P. du Val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676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
  • 相關地點
    PARIS
  • 地點名稱
    桂林/北港
  • 緯度
    24.6754/23.57
  • 經度
    121.67/120.3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