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實地踏測台灣詳密地圖

光20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21年(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定馬關條約。本圖繪製時,1895年(明治28年)1月甲午戰爭已經結束,不過台灣尚未割讓給日本,但是日本應該已有台灣之野心,因此本張由英國海軍大尉約翰原著,謙堂松本吉翻譯的地圖,可能有供其參考的作用。本圖在內容上雖有經緯度,但地形的繪製是一示意圖,仍維持清朝的行政區劃,首府在今天的台南(1895年的台灣府應在今天的台中,此圖以台南為台灣府,應是因為原著在1884年以前由英國人所繪的關係),並有蕃地界線(亦即土牛紅線),其目的應是供作軍事用途,除了標示沿岸各地砲台、清代興建的鐵道之外,並有水師營以及兵營配置的地點。此外,本圖並附多張小圖,包括江蘇島、海南島、舟山島、菲律賓群島、澎湖島、竹山島、崇山島、普陀山島以及日本、中國、朝鮮的地圖。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謙堂松本吉譯 英國海軍大尉約翰著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明治28年1月(1895)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
  • 相關地點
    大阪市中村芳松
  • 地點名稱
    土牛/土牛
  • 緯度
    24.2612/24.6879
  • 經度
    120.815/120.92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