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China

此張圖為倫敦地圖商C. Smith所出版。由於製於19世紀初期,對於中國的描繪與認知基本上仍延續上一世紀。圖中台灣稱為Taiouan or Formosa,島內及四周標示一些地名,例如和平嶼(Hou pin su), 雞籠鎮(Kilong tching), 淡水鎮(Tantehouitching), 南崁社(Nan such), 大肚社(Tatouche), 半線(Pechas), 安平鎮(Ngan pintching), 大員(Taioun), 蘇澳灣(St. Lawrence), 哆囉滿(Toloman), 小琉球(Lamay)等等。本圖仍不脫《古今形勝之圖》的影響,與前述L. Georgio的圖為同一系列,但已標示出經度。由於當時基準子午線在地中海處,整體地圖較當代正確地圖位置,經度約東偏二十度。但本圖中,中國北端近北緯四十度線,頗貼近事實,已逐漸校正因疊圖而出現中國北界偏北的現象。本圖已繪出比例縮小甚多的遼東半島,並清楚的標示出北京(paquin)於河北省,而京師(Quinzay)則在山海關附近,但對山東半島仍未正確繪出,故致使朝鮮半島亦無法正確繪出其形貌。沿海島嶼僅標示汕頭(Santar),廣州灣則繪製的十分誇大。廣東(Cantan),澳門(Macao),泉州府(Encheufu),福州府(Bucheo),杭州府(Ancheu),以至於南京(Nanquin)均標出。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Charles Smith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808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南崁/大肚/大肚社/淡水
  • 緯度
    25.0465/24.7224/24.154435/25.1895736
  • 經度
    121.293/121.135/120.542182/121.457044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