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圖為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新元昌製茶工廠採茶工尚未採茶前之點工作業。點工除確定來採茶的人數之外,也同時可以預估當日之製茶量。
在當時勞力密集的時代,每當採茶時,都可以僱請好幾個採茶工,在採茶前皆需先點工後才開採茶,充足的人力才有辦法採摘足夠之茶菁,提供新元昌製茶工廠製作紅茶,以利市場需求。
民國70年代,新元昌製茶工廠所產製之紅茶,逐漸打開市場,頗具盛名,到了1986年(民國75年)新元昌製茶工廠參加當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輔導的茶葉衛星農場計畫,開始生產「紅茶飲料包」成為臺東人氣最旺的飲料,每日可銷售三千包以上,更將紅茶的需求市場推至高峰,相對的所需製茶之茶菁量也增多,為了產製足夠的紅茶,新元昌製茶工廠常與多戶茶農訂定契作合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