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墾新土地的新埔

篳路藍縷的新埔
臺灣的舊地名,有很多跟先民來臺開墾相關,例如,一大片的原野閩南語稱為「埔」,現在看起來好像開墾「埔」很容易,如果回到古時候,那可就是困難重重。
有些困難現在大家知道的,例如,面臨原住民的出草,自然環境的瘴癘之氣,但有些歷史的史實,現在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是當時卻是事實,例如,以前臺灣的「埔」那可是處處是「巨蛇」,巨蛇!有點難以想像吧!我們看一下歷史的史書,清朝康熙皇帝時來臺郁永河寫著著作『裨海紀游』,書中寫著:「臺灣多荒土未闢,草深五六尺,一望千里。草中多藏巨蛇,人不能見。」想像不到,以前的臺灣處處是巨蛇吧!所以不要以為古時候開墾埔有多容易。
「新埔」指的就是新開墾的平原,「新埔」這個舊地名在臺灣到處都有,可不是霧峰區的專屬名稱,例如,有名西海岸離海最近的車站,苗栗的新埔車站,看看名稱,也叫作「新埔」。
霧峰區在古時候新開墾的新耕地「新埔」有現在四德里的新埔地區。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新修霧峰鄉志-大事記 貓羅新庄文化工作室 臺中市霧峰區本鄉社區發展協會
  • 撰寫者
    林榮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