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
【庭園篇】
北廓園
北廓園客廳
北廓國小亭
北廓國小池
爽吟閣
潛園
前園
【城門篇】
橋邊看火車站
東城門櫻花盛開
東門城
【宗教篇】
城隍廟前庭
望耶穌教堂
外媽祖宮廟前
關帝廟內
城隍廟內
城隍廟前飲食店白帆布
西門教堂附近
【舊宅篇】
後街古厝
吊桶
何錦泉舊宅
姜氏祖厝
舊門樓(崙子)
【機關篇】
新竹火車站前貨場
送出征
新竹州體育場
社教館古風貌
社教館懷古
孔子廟(第一公學校)
【產業篇】
燒場風景
玻璃工廠
高峰路開工典禮
香茅油工廠
【風景篇】
山間寶塔(青草湖)
青草湖
舊港南寮所見
舊港帆船隊
斷我心腸
客雅溪畔
客雅溪畔
客雅溪畔
客雅溪曲水
口琴橋
客雅溪
月夜
大樹(客雅張厝)
山中淨地
小巷
松嶺景色
孝子坊
關西羅家
新豐鄉景
遠眺(山崎)
五峰山深水碧
五指山
竹東三重埔
山腳(珊珠湖)
秋景
大甲溪鄉景
火焰山
春意
盛夏之野
法雲寺
水濂洞
李澤藩年表
民國前五年(1907) 六月五日出生於新竹市武昌街
民國元年(1912) 滿五歲先進小學旁聽一年,次年才正式入學
民國十年(1921) 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就讀
民國十一年 (1922) 旅歐的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先生應北師校長之邀擔任該校美術教師,李澤藩先生受其影響,開始走上繪畫之途。
民國十三年 (1924) 參加「台灣水彩畫會」。
民國十五年 (1926) 北師畢業後返鄉新竹第一公校執教,並負責新竹州(現桃、竹、苗三縣)學校美術展覽會。
民國十七年 (1928) 水彩作品「夏日的午後」入選第二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
民國十八年 (1929) 作品「夕陽」獲得第三屆臺灣水彩畫會獎。
民國十九年 (1930) 一月,與蔡配女士結婚。作品「清水街」獲新竹縣學校美展特選。赴日本做短暫旅遊並參觀當時在京都舉行的「帝展」。
民國二十年 (1931) 作品「女人像」得新竹縣學校美展特選。
民國二十五年 (1936) 任「日本昭和水彩畫會」台灣總幹事一職,公募作品至日本展出。
民國二十七年 (1938) 作品入選第一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
民國二十八年 (1939) 作品「馬武督連山」入選第二屆府展。
民國二十九年 (1940) 入選第三屆府展。
民國三十二年 (1943) 入選第六屆府展。
民國三十五年 (1946) 轉任省立新竹師範學校美術教師。
民國三十九年 (1950) 作品「李小姐」獲第五屆台灣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文化財團獎。
民國四十年 (1951) 作品「煙斗」獲第六屆省展主席獎。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第七屆省展免審查。 第一屆全省教員美展特獎第一名主席獎。 第九屆新竹縣美術節有功表彰。 第十五屆台陽展特獎第二名。
民國四十二年 (1953) 第二屆全省教員美展優選獎。
民國四十三年 (1954) 第十七屆台陽展特選第二名。
民國四十五年 (1956) 作品「小憩」獲第十一屆省展主席獎第二名。因台陽美展參展品「玫瑰花」受賞識,應黃君璧先生聘請至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水彩畫課程 (講師)。
民國四十六年 (1957) 第十二屆省展特選主席獎第三名 (靜思)。第四屆教育部美展特約展 (春)。
民國五十一年 (1962) 訪日風光個展 / 畫遊日本。
民國五十三年 (1964)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副教授。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科兼任水彩課程兩個月。板橋教師研習會指導員。
民國五十四年 (1965) 退休紀念畫展。
民國五十六年 (1967) 香港風光個展 / 畫遊香港。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橫貫公路風光個展 / 畫遊美國 (東、西、中部)。
民國六十三年 (1974) 水彩畫作得金爵獎。
民國六十四年 (1975) 台北市哥雅畫廊水彩畫個展。
民國六十五年 (1976)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邀舉行回顧展 (七十大壽暨獻身美術教育五十週年紀念)。
民國六十七年 (1978) 八月六日至廿六日於「純粹畫廊」舉行水彩小品展。
民國六十八年 (1979) 台北市阿波羅畫廊水彩個展。
民國六十九年 (1980) 新竹社教館古蹟特展。
民國七十年 (1981) 台北市阿波羅畫廊水彩個展。
民國七十一年 (1982) 於新竹舉行竹塹回顧展。
民國七十二年 (1983) 文建會製作整理十大台灣地區前輩美術家史料,李澤藩先生以其水彩畫得到各界的肯定。
民國七十五年 (1986) 其次子李遠哲博士榮獲一九八六年(1986)諾貝爾化學獎。八月二日至十一月五日參加台北市立美術館「石川欽一郎師生展」新竹社教館作品收藏展。台北市阿波羅畫廊舉行其作品收藏展。
民國七十八年 (1989) 七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民國七十九年 (1990) 六月廿三日至九月卅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李澤藩回顧展」,展出自 1923 年至 1986 年作品計一九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