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响仁和創意鼓–日月

創新突破一直以來都是王錫坤司阜努力的目標,他除了不斷地嘗試在鼓的表面做很多變化,也改變鼓的形狀,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在鼓身的美化和鼓面的創意的改變後,王錫坤更大膽的嘗試突破傳統的思維─鼓身必須木製的想法。王錫坤曾向在臺中市大甲區成立鐵山漆坊,專攻於漆工藝的廖勝文學習漆藝,成為了亦師亦友的夥伴關係。廖勝文與王錫坤曾合作以純漆工藝創作一顆有型態的鼓。2016年兩人根據先前的成功經驗,再次攜手合作,於製鼓過程中以「漆鼓身」代替木頭鼓身,之後王錫坤嘗試在脆弱的「漆鼓身」上進行「繃鼓皮」的工序。有趣的是在繃鼓皮的過程中,鼓身卻因繃鼓皮過程中產生壓力擠壓的緣故,意外的在「漆鼓身」上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藝術肌理紋路,相當特殊。此鼓因為是以「太陽」和「月亮」作為創作的理念,因此將此鼓命名為「日月」,此鼓也是王錫坤在鼓身製作技藝上的一大突破。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新北市鼓藝節鼓文化特展,2019新莊文化藝術中心 。
  • 撰寫者
    胡麗華
  • 創作者
    王錫坤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