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响仁和–蒙鼓(繃鼓)

把已完成的鼓皮用粗麻繩來回穿梭,做「穿繩」的工作,接著調整好繩子,使木棍平衡將穿好繩的鼓皮套在欲繃的鼓身上,再靠經驗豐富的司阜來「調整」,繃鼓才能平均。過程中使用千斤頂,將繩子和繃鼓機器上的鐵圈結合、固定,並調整鼓的聲音。繃鼓的期間師傅必須「踩鼓」,用腳和身體的重力在鼓面上踩踏,其目的是讓鼓皮從緊繃變得稍微柔軟些,反覆幾次的踩鼓會使鼓繃得更密實。而且在反覆踩鼓的階段,還必須不斷的拿鼓棒敲打「試音」,調整鼓的聲音,等聲音調整到無誤、鼓皮繃的韌度完成時,即做「上釘」的步驟,先釘上鐵釘當固定針,接著再釘上銅釘以求美觀。最後以平刀做「刻邊」,依比例將邊緣修整齊。緊接著做「鼓桶刨邊」,這樣可以使另一面要繃的鼓皮和鼓身接觸的角度更為密合。其後必須「刨鼓身」,使鼓身更細緻無粗糙感,最後「上正式鐵箍」、「鑽扣環孔」、「上扣環」即完成繃鼓的程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鼓藝千秋(响仁和的沿革與傳續),2005新莊市公所。
  • 撰寫者
    胡麗華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