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80年代鹿野高台茶園演變

照片主題為1980年代(民國70年代)鹿野高台茶園,照片來源為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鹿野茶區為臺東縣栽種面積最多的鄉鎮,約占全縣二分之一。1980年代(民國70年代)受到坪林茶商,爭相採購晚冬和早春茶的影響,農民開始陸續整地種茶。在1997年(民國86年)達到最的445公頃,之後逐年降低,2013年(民國102年)已降至96公頃,降幅驚人。

茶園驟降的原因;一是產、製分離,茶農負責種茶,茶菁販售給製茶廠加工,在質與量的對立下,茶農和製茶廠間難以取得平衡,造成茶農生產茶菁製茶廠無法收購,農民只好轉作其他作物。二是福鹿茶缺乏特色知名度不足,所產茶類與其他茶區相同,市場無法開拓。三是受高山茶和進口臺式茶的影響,因此鹿野高台茶園面積也逐年減少,此照片的茶園目前已廢除,也已成為每年暑假臺東縣政府舉辦熱氣球嘉年華的活動場地。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東縣鹿野鄉鹿野高台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2.926726
  • 所在地-經度
    121.12673399999994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吳聲舜、蕭國忠,花蓮和臺東茶區茶類變遷與未來展望,《第六屆茶業科技研討會專刊》,桃園:茶業改良場,2016年。
  • 撰寫者
    黃校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