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烏龍的緣起為在2008年(97年)8月7日鹿野地區農會假臺東分場召開福鹿茶的未來發展討論會,分場長吳聲舜為突破鹿野茶區之困境,及避免製茶業者以未受小綠葉蟬的吸食的茶菁製作紅茶,而以蜜香紅茶為名,誤導消費市場,乃積極思考如何建立鹿野茶區之特色。當下提出發展重萎凋、發酵程度重之烏龍茶新製法構想,此時『紅烏龍』孕育而生。
紅烏龍發酵程度界定在東方美人茶之上,紅茶之下,依台灣現有烏龍茶類之發酵程度來講可說是最重的。紅烏龍外觀講究半球烏黑,而茶湯香氣、滋味及水色表現為具熟果香,滋味滑潤與甘甜,水色橙紅(或深紅)。因此成茶著重在烘焙,可帶有熟香,但不能有焦味之產生。
紅烏龍裡最高等級為帶有蜜香味之「蜜香紅烏龍」,也就是受小綠葉蟬吸食之芽葉製作之紅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