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陸豐地區以閩南族群為主,約占七成,客家族群僅占兩成。然而,移墾至臺灣新竹地區後,族群比例卻幾近翻轉,形成客家與閩南人交錯共居的區域。世居於此的客家人中,以海陸客裔為最多,約占24%,另有海陸豐福老裔約占4%。隨著時間推移,福老裔逐漸融合於客家群體之中。以湖口鄉長安村北窩黃厝為例,該地為黃姓單姓聚落,其族群語言轉換的過程尤具代表性。老一輩黃姓族人至今仍能操廣東陸豐大安地區的閩南話,然而80歲以下的族人,其母語大多已轉向客家話,顯示語言隨世代更迭而轉變的現象。
根據《黃六成公家譜》等記載,北窩黃氏族人津津樂道的宗族傳說,與陸豐市大安鎮南溪、石寨黃氏奉宋藝祖為神明的習俗,以及福建漳州漳浦縣浦西黃氏有關趙宋閩衝郡王趙若和與家臣黃天從父子忠心護主的宗族史蹟,皆相互呼應,可信度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