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臺灣客家文化符號考

本文指出在追溯舊有傳統的同時,地方亦持續建立新的傳統,這種「承續與再造」的現象,正是文化延續的關鍵。透過觀察各地案例可見,地方創生計畫不僅是經濟或產業的振興,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脈絡中尋找文化核心。唯有在日常中持續使用客語,並透過長期觀察地方傳統與生活習俗,方能真正觸及客家文化的「DNA」,使文化傳承具備活力而非僅是保存。

筆者進一步思考,臺灣以「創生元年」作為政策起點,正是延續過去社區總體營造與青年返鄉的脈絡,並企圖回應偏鄉人口持續減少的問題。人口外移不僅使地方經濟衰退,更可能導致地方文化式微,加劇都市「一極化」現象。因而地方創生的核心,在於透過社區自主性,提出符合在地特色的產業與發展方案,讓居民能在家鄉找到生活與發展的可能,如此方能兼顧文化保存與經濟振興,並吸引人口回流,達成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總而言之,地方創生不只是政策口號,而是舊傳統與新創新相互作用下的實踐過程,其價值也正在於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吳嘉陵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4/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