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茶園常見病害(2)--茶赤葉枯病

圖中差數葉片葉尖焦黑,是因為罹患茶樹赤葉枯病所致。

茶葉主要受茶赤葉枯病感染部位為葉片與幼嫩枝條,葉片上的病癥初期為黃綠色小點,擴大後顏色加深呈赤褐色,上有灰黑色小點,老病斑則為灰色;嫩葉上的病斑呈褐色小斑點;在嫩芽上的病斑為褐色後期轉為黑褐色;在嫩枝條上,枝條變成黑色,容易折斷。

本病以分生孢子為其主要傳染源,隨雨露與灌溉水之飛濺傳播,風雨可擴大其傳播距離;品種間抗病性之差異極大,不同植株品種之生長狀況亦可影響其發病的程度。赤葉枯病菌是一種潛伏感染菌,外表健康的葉片往往可分離到本菌,即病原菌潛伏在外表健康的葉片上,在適當的環境下及寄主老化或衰弱時可表現病徵,故本病多發生在颱風過後的茶園或受害蟲為害之葉片。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秀橤
  • 貢獻者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