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茶16號俗名為「白鶴」,是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源自於民國49年(1960年)10月起,以白毛猴品種為父本,與優良品系進行人工雜交,經各項育種篩選,至民國70年(1981年)區域試驗完成,開始申請品種命名,同期共有5個品系申請命名,其中4個品系獲得品種名。
臺茶16號是利用母本台農335號與父本台農1958號經人工雜交而來,原品系代號為72-283號,在1983年命名為臺茶16號。其母本台農335號為利用母本大葉烏龍與父本Kyang雜交而來,特性為具有大葉種血統,生長勢及適應力極強、重芽型而葉色鮮綠,但製造紅茶品質淡薄;其父本台農1958號為利用母本台農20號(漢口系)與父本白毛猴雜交而來,其特性為萌芽整齊,節間小而短,茸毛密度大,適製高級烏龍茶。
臺茶16號具有以下特性:早生種(4個同期新品種最早生),生長勢強,樹勢直立,芽葉密度中等,茸毛長度中長,葉色淡綠帶黃,葉尖稍尖,抗蟲性強,抗旱性強,最適合製作早春龍井與包種花胚,其次為壽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