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茶樹品種-赤芽山茶

  赤芽山茶為日據時代日本學者採集全臺灣疑似的野生山茶之一,並收集至茶業改良場保存,而「赤芽山茶」一共有收集三個品系-赤芽山茶、水井山茶及瀨頭山茶(本文三個品系統稱為赤芽山茶群)。
  赤芽山茶群最大的特徵,就是芽色鮮紅至深紫,另萌芽期極早,葉尖極為尖銳,有葉緣鋸齒但非常不明顯,但這些特徵又與市面上販售的紫芽茶或紫芽山茶不同,過去多數人均把赤芽山茶群當成茶樹,但經兒茶素含量、分子生物技術、型態特徵等,確認赤芽山茶群為垢果山茶(Camellia furfuracea)。
  其實赤芽山茶群(垢果山茶)很容易從外觀與栽培茶樹辨別,赤芽山茶群具有很明顯的包葉,而栽培茶樹或臺灣山茶不明顯或容易脫落,另在葉片上表面的中肋,栽培茶樹或臺灣山茶為上凸,而赤芽山茶群為下凹。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智益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3/5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