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觀音菩薩像

沿著十八份坑溪河岸步道離開青年公園,經過新莊擎天府時,可以拜一拜溪旁的觀音菩薩像。臺灣的民間習俗中,常常將觀音菩薩繪製於神龕之後,與隨侍的善財童子、龍王之女位於圖畫最上端,下方繪出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司命灶君,讓居民在供奉家中神祇時,一併祭拜,稱為「觀音媽聯」或「觀音彩仔」,而溪旁的觀音菩薩像也與「觀音媽聯」所繪的形象相同:長髮梳髻、頭披白紗、胸配瓔珞、手持淨瓶、盤坐蓮花,連同脅侍的童男童女,細細刻劃在側。久置日下的木像爬滿細碎的裂紋,而吊掛於雕像側邊的護身符卻仍閃閃發光,可見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慈悲應化的故事深植人心,虔誠的居民仍然向祂祈願,仍然記得妙善公主成道、觀音滴血化為媽祖的傳說,溪水靜靜同歲月一起流逝,絲毫不減觀音菩薩面容中,守望人間的沉靜與慈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秀佳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5/15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