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新村到新城:張品-永和新城2

前眷村時期(二)


父母親一到臺灣後便因為工作分別在不同地區生活,師範大學畢業的母親到宜蘭教書,父親在金門當軍事法官也在小學教書。母親後來到桃園眷村,當時那個村子被稱為寡婦村,因部隊男性長年外出打仗,留下的妻子居住於一起互相照應。當夜裡聽到某戶的媽媽在哭,可能代表著她在思念從軍離世的伴侶,因而得名寡婦村,在很多地區都有此現象,如桃園、新竹與中和飛駝一村。父親在民國47年左右從金門回來,父親於台大法律系寄讀畢業,回桃園在陸軍中擔任軍法官,也一邊在小學內教書,而張品先生在桃園的眷村出生。

基本資訊

  • 生年月日/時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國籍
    中華民國
  • 撰寫者
    劉為光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性別
  • 時間分期
    訪談時間:113年5月31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