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安陂(張厝圳)

一府二鹿三新莊,訴說著台灣的開發順序與脈絡,泉州府晉江縣人。開臺祖張士箱於1702年 左右來臺,寄籍鳳山縣,四子張方大,先以「張廣惠」為墾號名,後用「張必榮」號開墾了中部地區,1751年與同在彰化開墾的吳洛等合夥買入臺北盆地南部的海山庄業(今新北市樹林一帶)。
永安陂為1745年,由墾號張必榮提供用地,張沛世出資所開鑿,至1765年,再事擴建後,方告完成,相傳稱之為沛世陂。圳長達30華里,灌溉海山頭、西盛、柏子林、新莊、二重埔及三重埔等地區之部分農田計六百餘公頃。
永安陂的開鑿,並非一帆風順,詭譎多變的洪水氾濫,歷經了無數次幾近荒廢,且後來萬安陂(劉厝圳)的開鑿,因水權、地權的問題甚至對簿公堂,械鬥不斷,直至日治時期,整頓合併兩圳道溝渠為後村圳。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81561
  • 所在地-經度
    121.419861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劉旭輝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8156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41986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