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金門縣。一群金門孩童在巷弄裡奔跑嬉鬧,一旁便是防空洞的入口,這樣的景象在當時的金門並不稀罕。在九三炮戰、八二三炮戰以後,為了在猛烈的炮火下求生存,金門居民由軍方主導或自行開挖防空洞,當敵火襲來時便躲入洞中。八二三炮戰以後,解放軍採取「單打雙不打」,每逢偶數日時,居民便躲入鄰近的防空洞中,然而這仍然造成居民的心理壓力,即便防空洞再堅固,民眾們還是無法安然地在洞中休息,總得等到炮火聲漸漸停歇後,才能放下心中懸著的大石。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