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金門縣。金門一戶人家,老婦人及孩童在昏暗的燭火吃著一道餐。金門居民在兩岸軍事對峙時期過得相當辛苦,金門由於土壤貧瘠、島嶼狹小,許多糧食原先仰賴從廈門輸入,但在兩岸對峙後須從澎湖、臺灣本島運來,再加上大批的軍人被派駐在金門縣,島上能自產的糧食根本無法供應全島。在戰事爆發時,軍方採取管制糧食的措施,糧食以配給的方式供應全島軍民。 金門居民在軍管時期受到諸多限制,糧食管制便是其中一例,此外,金門縣的發展亦受到影響,比方說電力設施及民間建築。當臺灣本島正朝向現代化發展時,金門做為臺灣本島的壁壘仍處於戰地政務時期,整體的開發仍然受限而較為落後。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