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憨厚/2002

陶藝創作,2002年,憨厚。
藝術創作來自豐富的生活感受與熟練的技法呈現,作者凝思表達意念,藉由對媒材表現的掌握及突破,創作新的視覺意象及表達,充分展現在蔡榮祐的「憨厚系列」。
傳統陶瓷的坯體薄,是節省材料,也是為了縮短燒製時間的要求(經濟面考量),憨厚作品帶給觀者的感受是飽滿、厚實的,靈感來自於石臼的造型,兩層套坯設計的陶藝造形油然而生。
憨厚系列,其成型技法是以二個大碗互疊成圓球狀,再以圓筒置入中央部位,作為支撐,最上層再黏接一小圓缽,由內、外二層接合,形成中空的內部與極小凹槽的外部空間,整體造型呈現渾厚的量體,也保留實用陶的特質。當然,此種造形考驗作者對媒材的熟稔,於窯燒時更具挑戰,若對內部的空間處理不當,窯燒極易爆裂或產生裂痕。
蔡榮祐當年跟著林葆家老師學習調製釉藥時,林老師曾提醒,任何處方都是某一傳統或名家累積多年的結果,如果背處方,就只能重複別人的作法跟風格,學會原理,才能開發自己的風格,這影響了蔡老師後來的創作,不仿古、不重複別人的原則,持續創作,生命過程需要用創新來留下歷史。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作者訪談
  • 撰寫者
    洪維彬
  • 創作者
    蔡榮祐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02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