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和秀朗橋下的住家(三)

有的族人是在建築工地,從事板模工人,自己也會搭建房屋,因此將工地廢棄不用的板模和木料,帶回來搭建屋舍。由於在河邊的土地潮濕,有的搭建兩層住家, 讓妻子和孩子住在樓上。

下大雨時,其實屋內都會漏水,每逢颱風來襲,家人都很擔心樓上會被狂風吹壞,在1980年代的臺灣,從臺北市驅車經過秀朗橋,許多公車和轎車往來,但是很少城市人會注意到橋下的河邊存在這十多戶的原住民移民家園,

許多原民民移民,在大都市中從事建築工,但是這許多為都市繁榮付出汗水

的底層勞工,在那年代的政府政策,忽視勞工的住宅需求。

(黃美英 攝,1985年)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別名
    臺灣原住民族的都市遷移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北市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