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唱詩班和青年會,也是原住民都市第一代對於青年一代的未來希望。教會有青年團契的活動,青少年的聚會唱詩,互相聯絡友誼,表達關懷。也讓在都會中以漢人為主的學校和生活環境中,能有一處屬於族人聚會和心靈信仰的寄託。
教會也主張將聖經和詩歌,翻譯成以族語,青年團契也會自己創作讚美的族語詩歌,這也使得族語能在都市中繼續傳承,不至於完全消逝於大都市。婚禮的祝福,能使分散在不同城市的族人,建立姻親的關係,以及加強族人之間的相識機會和互相聯繫。
青少年在都市的就學和畢業後的就業狀況,往往也透過教會活動,互相有訊息的分享,彼此之間建立友誼,互相照顧和關懷,在教會中也能聽聞牧師的傳道和讀誦聖經,提升道德和博愛互助的向善精神。
(黃美英 攝,1984年,幻燈片數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