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70年代桃園縣的原住民移民主要分布在大溪鎮、八德鄉、龜山鄉等工業區,早期大多是賃屋而居,由於當地提供較多勞力就業市場,1980年代,有一些阿美族已購買社區住宅,由於族人喜歡聚居,因此在大溪、八德一帶,目前已形成十數個阿美族聚居的社區,但多與漢人混居,在百餘戶的社區中,阿美族住戶約30至50戶,桃園縣境內的阿美族聚居區屬較分散而小型的社區型態。
桃園縣龜山鎮的信翔磚廠,有三十多戶的山地工人,居住在磚廠旁邊的工寮宿舍中,空間窄小,光線不足,公共的浴廁設備極為簡陋。他們希望資方能改善居住問題。
桃園地區阿美族居住的一些社區,不僅較為分散,阿美族住戶也僅30–50戶而已,在這種環境限制下,阿美族的社區組織及超社區的族群活動皆較難以發揮,每年全縣的豐年節活動的地點也輪換舉行。
(黃美英 攝,1984年,幻燈片數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