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汐止鎮原住民豐年節聯歡大會(八)

原住民擔心的另一主要問題是母語的式微。母語的延續,不僅是族群認同的一種象徵,也牽涉文化思維、內涵的體現和溝通的一種形式,然而在複雜的大都市中,如何讓原住民移民第二代能承繼本族的語言與文化傳統,其難度更甚於原鄉部落。

解嚴之前的「國民敎育」,並未重視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各族群的歷史文化的差異性,採取由上而下一元化的統一敎材,控制師資人才培育和任用管道。因此,做爲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兒童,從小學開始,即開始接受「國民敎育」的灌輸, 其結果必然減弱原住民學童對本族語言、歌謠、文化理念、以及各種知識的學習機會。

尤其在都市學校中,當年原住民兒童「受敎育」的學習過程,也是全面「接受」漢人老師所敎導的漢文化知識和國家民族意識,因此,從語言的使用丶敎材內容丶敎育權威的建立、中華民族文化意識等等,深深的「移殖」在不同族群的幼小心靈中。

(黃美英攝,1995年)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黃美英
  • 別名
    臺灣原住民族的都市遷移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北市
  • 撰寫者
    黃美英
  • 創作者
    黃美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9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個人珍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