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之後,政府單位爲了讓外界重視都市原住民的存在,邀請原住民積極
參與當地政府主辦的活動,由於漢人官員對原住民的「重視」,多侷限在舉辦豐年節大會,原住民婦女成爲提供歌舞活動的主要成員。
以往,移居都市的原住民便常藉著節慶祭儀,相互聯絡、聚集歌舞,這些歌舞原本深具族群情感凝聚和儀式表達的意義,但是,成爲國家慶典或縣市政府文化活動的一項表演後,轉變爲一種「美化」國家和政府形象的工具化功能,也逐漸遠離其社群生活的脈落。此種現象,並無法增進漢人對原住民有較正確而深刻的瞭解,反而加深漢人的刻板印象,認為除了歌舞之外,原住民缺乏多方面的才能,政府也未能儘快積極解決原住民面臨的各種和文化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