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處於都市的低階級及貧窮家庭婦女兒童的問題,亟需給予更多的重視,尤其原住民婦女在都市中,仍未形成較具組織性的團體,共同謀求問題的改善,她們雖然面臨衆多難解的困境,但因欠缺現代各種知識、資訊和社會關係,使其應有的權益常蒙受損失。
有許多原住民移民在都市邊緣,已形成的一些聚居社區,其文化發展值得更多的重視,政府需協助設立社區托兒所、幼稚園、親子敎室,聘用本族的育兒員及幼敎老師,加強都市移民第二代兒童的語言及文化敎育,解決都市移民家庭的負擔。例如紐西蘭的毛利族,在托兒所、幼稚園施行母語敎育,因此該族兒
童不論在毛利語、健康狀況、或整體敎育上都有顯著進步,紐西蘭全國共有六百家以上的「幼兒語言學習所」,幼兒語言學習所的畢業生可進入二十三家毛利語小學就讀,另外還有三所部落大學,而這些學校的建立也有賴原住民自己的努力。(黃美英 攝,1984年幻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