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西元1984年攝於花蓮阿美族部落的幻燈片,當時的主要經濟作物是稻米。
阿美族青年林金泡(1980)的調查發現,定居都市地區的山胞,絕大多數在原居地已失去房地產;此外,原居地的農業經濟不景氣、農作物價賤,也促使年輕人外出謀生往都市發展。
自民國六十年代中期以後,原住民族都市移民急劇增加,這種急劇的大量移入都市的現象,其拉力的原因應比推出的原因佔更大的比例。林金泡的調查也指出,民國六十年代期間,許多平地山胞因生活困難而「被迫遷出」原居地,到了六十年代以後則多半受到平地工商業的刺激而「拉力」」(林金泡 1983:6)。
推力與拉力因素的分類與探討,雖然有助於了解遷移的成因與動機,但臺灣原住民族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二十年間,呈現出不同的遷移類型與現象,這當中不但有族群的差異性,各族及各部落的族人也有個別的差異,換言之,若進一步瞭解複雜的遷移因素,首先需從都市移民的類型及這些外移人口的文化、經濟及個人動機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