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是臺灣社會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以降,非農業就業市場,特別是工業部門的快速擴張,吸引山地農業過剩人口,尤其是年輕人,紛紛從部落往都市謀生。在這些外流人口中,以15~34歲的原住民人口為例,「外出工作」的比例在某些平地鄉和靠近平地鄉的山地鄉村落高達80%左右,即使交通不便的蘭嶼也有42%左右的雅美族青少年離鄉謀職。
至於影響臺灣山地人口外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部落社會本身的各項建設,包括教育環境、娛樂、文化,以及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遠較平地都市或西部平原地區來的緩慢,此影響部落原住民人口往外遷移。民政廳的調查資料顯示一些高所得的山地鄉,仍有高比例的出外謀生人口,這些資料大致勾勒出了山地外流人口的趨勢和組合特徵
(黃美英拍攝幻燈片,198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