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幸福的農民》中,村民進行祈雨儀式的片段。以宣傳嘉南大圳事業為目的製作的《幸福的農民》,影片中相當難得的留下了祈雨儀式、婚禮與豐年慶典的影像。不過因為強調科學理性與現代化知識,傳統的民間信仰儀式被視為需要破除的迷信,而片尾的慶典則是如工具般被用來強化主角獲得幸福的印象。
《幸福的農民》影片共有三卷,由臺灣教育會攝影,拍攝年代為1927年,總片長約28分鐘,影片沒有聲音,但能從影片字卡了解其欲傳達的內容。
第1卷內容描述嘉南大圳施工過程、濁水幹線的完成,灌溉水源進入各分支線的樣貌。影片中直順庄接受庄長指示,成立「實行小組合」,興建給水渠道,完工後水源充沛,村民忙於農事,進行三年輪作制的耕種;後善庄則未建設灌溉渠道,乾旱無法耕種。
第2卷內容描述後善庄庄民因乾旱無法耕種,眾人進行祈雨儀式但乾旱卻更嚴重。後善庄民林阿仁改到直順庄幫忙農務,並在夜裡參加學習會練習日語,直順庄完成收割後,林阿仁回到後善庄,說服庄民成立「實行小組合」,建設灌溉水渠得以供水到後善庄。
第3卷內容描述後善庄庄民建設灌溉水渠後,有足夠水源讓田裡作物豐收,並教育庄民須愛護水渠,最後以慶祝豐收及林阿仁結婚的美滿鏡頭作結。
(此圖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為執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12-113年日治後期教育宣傳膠卷影片數位修復與線上策展計畫」,於112年所製作之線上展覽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