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南進臺灣》第5卷膠卷呈現「膠卷剪接痕跡加上符號」的樣貌。膠卷本身保存狀況以及當時製作條件也會導致記錄在一旁的聲音軌道出現狀況。
例如:聲軌的疊加導致底噪過大,膠卷本身斷片或是剪接的痕跡都會造成聲音的不順暢;而受限於當時技術問題,聲音和畫面的同步並沒有一定的基準,也會導致聲音修復上的問題。膠卷本身在製作時在聲軌上加上符號,可以在讀取聲音時,讓聲波的形狀能夠緩衝過度,減少因為剪接痕跡而造成的異音。
(此圖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為執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12-113年日治後期教育宣傳膠卷影片數位修復與線上策展計畫」,於112年所製作之線上展覽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