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以ISO3103國際標準茶葉品評法泡出,倒於茶碗之台茶18號茶湯,即置於茶碟中的成茶。可以看出成茶揉捻緊結,無絨毛,茶湯呈鮮艷之橙紅色。
臺茶18號(紅玉)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育成。為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雜交之後帶。
921地震後,南投縣魚池鄉受創嚴重,百業蕭條,地方為振興產業,以之在臺灣消費市場作計畫性推廣,重啓紅茶的風華。
臺茶18號的兒茶素含量高,在臺灣主要做成高品質之條形紅茶。茶菁採摘一心二葉,經過室內萎凋、揉捻、解塊、發酵、乾燥後,茶乾成品烏潤有光澤,成茶條索較一般小葉種紅茶稍粗壯,色澤墨黑泛油光,因無茸毛,成品不具白毫。茶湯水色金紅鮮明,滋味濃烈醇和,帶有薄荷香氣及肉桂味,香氣濃郁,可與世界級高海拔高香型紅茶-斯里蘭卡紅茶及大吉嶺紅茶相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