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前庄福德宮相傳建於清光緒初葉,當時頭前庄居民陳和尚於修築水圳時,不料撈起了一塊石頭,上面刻有「后土」二字,陳和尚將之敬為福神,於是出資就地蓋廟,進而成為頭前庄居民的信仰中心。1967年,由頭前里長葉汝浴暨里民陳溪泉、張源吉、張昌盛、陳清義等商議修建,此時的廟宇僅佔地二坪多,歷經十六載風吹雨打,廟貌殘缺不全,於是1982年在經過福基里長陳贊生與區內的前輩、仕紳商議,並凝聚頭前庄眾信徒的共識後,再次重建,歷時一年,現今所見的廟宇格局才大功告成。福德宮中除了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外,案桌下還有虎爺。每年農曆正月十六,為福德正神聖誕千秋慶典日,這是頭前庄福德宮的主要祭典活動。因時代的變遷,頭前庄由過去一望無際的農田,到今日的工廠林立,前來頭前庄福德宮祈求的信徒不僅是祈求家人平安,更祈求著生意興隆、客源不絕,因此信徒雲集敬拜,年盛一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