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城東門

新竹城原為土造城牆,道光七(1827)年由地方士紳集資興建石造城牆和四座城門,東西南北分別為迎曦門、挹爽門、歌薰門、拱辰門,並在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明治三十八(1905)年,新竹市區改正計畫擬將城樓和城牆拆除,僅保留東門,以利考古研究。明治四十(1907)年東門圓環落成,城門位於圓環中心,有迎春橋和東門街作為聯絡道路,周圍環繞的下水溝與護城河連通,並種植草木,增添雅致。本照片為新竹城東門城外向城內拍攝。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貢獻者
    印刷者
    田三宗堯
  • 創作者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0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