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往北看,一列普悠瑪經過鐵路新村及檢車段遺址。鐵路新村也是高雄新驛西元1941年啟用時,同時興建完成的鐵道部宿舍區,方格狀的街道,規劃出井然有序的木造宿舍,高雄運務段、機務段、工務段長宿舍均集中於此。西元1945(民國34年)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對台灣的最後一次轟炸,彈著點也在這裡。
戰後,這裡改稱為鐵路新村,或港北社區,並增建行車人員寄宿舍、鐵路員工食堂、俱樂部等現代形式建築。整個鐵路新村遍植大樹,街道兩旁是木造宿舍圍牆,散發濃濃的眷村味道。大港街「榕樹下」、「樹仔下」、「嘉珍」三家客家菜,經常門庭若市,為寂靜的鐵路新村帶來熱鬧的氣息。早上與傍晚時分,往返臨港線高雄機廠及高雄港站的員工通勤列車,也會短暫停靠「新村」站,方便員工上下車。
西元2000年代之後,台鐵開始執行收回宿舍政策,鐵路新村宿舍群也陸續拆除。未來將以「台鐵站東宿舍8,386坪基地都更案」,串聯周邊長明街、建國路商圈、北鄰第71期重劃區,提供複合型商業及生活居住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