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改建的高雄車站第三月台,從部隊放假,歸心似箭的阿兵哥。雖然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範圍,自左營至鳳山,長15公里,但位處市中心,三鐵共構的「高雄車站」,因涉及老車站遷移、新車站設計審議、台鐵列車調度移轉、捷運車站隧道、預留高鐵空間、中博地下道、中博高架橋、市公車站、國道客運站、站區重劃更新開發等配合工作,各項介面非常複雜,施工期程甚至超過二十年,眾所矚目,洞見觀瞻,是全部計畫的重中之重。
原本的高雄驛位於今之哈瑪星,因為舊市街飽和發展受限,配合新高雄市都市計畫,於大港現址,新建高雄新驛,縱貫鐵路也配合改道,並於西元1941(民國30年)年6月正式啟用。隨著後驛一帶都市重劃,人口漸增,西元1971年再增建高雄後站。西元1987年,穿越高雄車站下方的中山地下道通車,更促成凹子底副都心及巨蛋一帶重劃區快速發展,新建大樓林立。
西元1979(民國68年)年7月,高雄市升格院轄市的同時,配合十大建設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高雄車站、及東側的調車場、機務段、檢車段也重新配置,這樣的格局,大致維持到西元2015(民國104年)年10月高雄機檢段搬遷潮洲為止,前後歷時3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