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下地前夕,與地下化車站同框的有趣畫面。西元1908(民國前3年)年2月鳳山支線打狗-鳳山間,設「三塊厝乘降場」,西元1915年升等為「三塊厝停車場」。在西元1941(民國30年)年6月高雄新驛啟用前,高雄中學的通學生都必須在三塊厝驛搭乘火車。高雄新驛啟用後,三塊厝驛仍是潮州線的車站,戰後初期只停靠「屏東-高雄-高雄港-台南」短程汽油車,西元1961年汽油車停駛後,僅剩貨運業務。西元1986(民國75年)年9月三塊厝停辦貨運,同時廢站。鐵路地下化後,新的三塊厝車站,為了呼應旁邊的舊站建築風格,特別設計為斜屋瓦木造車站,但木構材依最新建築法規,可耐燃達六小時。站名字體為薛珍亮老師題寫。


